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由IC芯片、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芯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是世界上最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成功的將射頻識別技術和IC卡技術結合起來,結束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離范圍(通常為5—10cm)靠近讀寫器表面,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
![](http://zs1.img-1.com/pic/170345/p2/20170114145455_5854_zs.jpg)
CPU卡和IC卡主要區(qū)別在哪?
CPU卡和IC 卡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身份認證和小額支fu的功能。
CPU卡內具有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程序存儲器(ROM)、數據存儲器(EEPROM)以及片內操作系統(tǒng)(COS),從而被人稱之為微型電腦。CPU卡擁有用戶空間大、讀取隨度快、安全性高、支持一卡多用的功能特點。CPU卡適用于小額支fu行業(yè)。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電路卡)將一個微電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標準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IC卡具有信息安全、便于攜帶、比較完善的標準化等優(yōu)點。
![](http://zs1.img-1.com/pic/170345/p2/20170112093809_7237_zs.jpg)
CPU卡COS的特點:
首先,COS是一個專用系統(tǒng)而不是通用系統(tǒng)。即:一種COS一般都只能應用于特定的某種(或者是某些)智能卡,不同卡內的COS一般是不相同的。因為COS一般都是根據某種智能卡的特點及其應用范圍而特定設計開發(fā)的,盡管它們在所實際完成的功能上可能大部分都遵循著同一個國際標準。
其次,與那些常見的微機上的操作系統(tǒng)相比較而言,COS在本質上更加接近于監(jiān)控程序、而不是一個通常所謂的真正意義上的操作系統(tǒng),這一點至少在目前看來仍是如此。因為在當前階段,COS所需要解決的主要還是對外部的命令如何進行處理、響應的問題,這其中一般并不涉及到共享、并發(fā)的管理及處理,而且就智能卡在目前的應用情況而言,并發(fā)和共享的工作也確實是不需要的。
![](http://zs1.img-1.com/pic/170345/p2/20170114145301_8901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