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韋固坦白承認(rèn)道:“刺你,是我指使的?!庇谑菍⑶懊姘l(fā)生的事,敘述一遍。夫妻二人經(jīng)這番波折,更加相敬相愛。后來生下兒子韋鯤,做到鎮(zhèn)守邊關(guān)的雁門太守,王氏夫人被封為“太原郡太夫人”。韋固的故事傳開后,人們都知道有位神仙管人間婚姻的,只不知他姓甚名誰,只好稱為“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他的神祠、塑像便在各地興建起來。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208_3470_zs_sy.jpg)
到明代時,明太祖對城隍特別崇敬,曾親詔劉三吾:“朕設(shè)京師城隍,俾統(tǒng)各府州縣之神,以鑒察民之善惡而福禍之,俾幽明舉,不能幸免。”明太祖更冊封京都、府、州、縣四級城隍,各級城隍神都有不同爵位和服飾,各地官員需定期主祭。及至清代,祭城隍同樣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廟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禮才能就任。由此觀之,城隍的職能隨時代變遷,已由起初有求必應(yīng)的神明轉(zhuǎn)變?yōu)榈匚怀坏膰液偷胤绞刈o(hù)神。
“城隍”這個名詞最早的文獻(xiàn)記載,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復(fù)于隍,勿用師”;《易經(jīng)》中又言:“城復(fù)于隍,其命亂也”,在這里所說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墻”,“隍”則是“城塹”,指城外護(hù)城的壕溝,也就是指“護(hù)城河”,“城隍”的意義就是防守城池的護(hù)城河。其意是指如果城墻傾覆時,是為亂兆,為政者應(yīng)應(yīng)息武止戈,不可窮兵牘武。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130_4933_zs_sy.jpg)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118_3990_zs_sy.jpg)
送子娘娘
掌管生育之神。各地所供奉的“送子娘娘”有所不同,一為“觀音菩薩”、稱“送子觀音;”另有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或“注生娘娘”。
◆玉仙圣母
太古初期的神女,農(nóng)歷三月十一誕辰,神號為“太素元君”。
◆九蓮老母
又稱“九蓮菩薩”。一說,是觀世音菩薩的分身;另一說,九蓮母原為玄都玉京的蓮花仙姑,受元始天尊差遣下凡到南太行九蓮山修行,施法布道,救苦救難,保佑平安。百姓尊稱其為“九蓮老母”。
◆九龍圣母
——九龍之母。
◆三仙
——即天仙、地仙、水仙三位上古女神。一說是軒轅黃帝的三位公主,另一說是趙公明的三個妹妹云霄、瓊霄和碧霄。
◆鎮(zhèn)元大仙
——道號鎮(zhèn)元子,是地仙之祖。
◆三霄娘娘
為云霄、瓊霄、碧霄的合稱,為感應(yīng)隨世仙姑正神。相傳為財神趙公明的三個妹妹。
◆十五老母
|觀音母|大悲母|文殊母|日光(太陽)母|黎山母|托天母| |白衣母|地藏母|普賢母|月光(太陰)母|清身母|魚籃母|九蓮母|南陽母|眼光母|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130_4933_zs_sy.jpg)
![](http://zs1.img-1.com/pic/119403/daojiao/20160117102249_9552_zs_s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