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信奉的神,是天。在儒教經(jīng)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稱號是上帝,或稱帝,天帝?;侍焐系鄣拿Q來自《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薄墩撜Z·堯曰》:“敢詔告于皇皇后帝”?!渡袝虻洹罚骸八令愑谏系郏氂诹?,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敝袊糯纳系郏褪钱敃r中國人的祖宗神。其中最優(yōu)秀者,是黃帝和炎帝。而所謂“炎黃子孫”,首先是說,天子們的家族,乃是黃帝或炎帝的后代,后來就成為中國一般人祖宗的代稱。也就是說,秦漢及其以前,中國古人所信仰的上帝,乃是他們的祖宗。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至上神名字被依據(jù)《周禮》正式確定為“昊天上帝”。昊天上帝的意義,則依據(jù)儒者毛氏對于《詩經(jīng)·黍離》中“悠悠蒼天”的解釋,認為昊天的意思是“浩大元氣”,而上帝的意思是說,天就像君主一樣統(tǒng)治著世界。按《開寶通禮》,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jù)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于帝,托之于天,故稱上帝(《宋史·禮志》)。到了宋代,儒者程頤對于昊天上帝作出了進一步解釋,認為那一團元氣的自然之天,乃是上帝的身體;存在于元氣之中并且和元氣不可分離、主宰著元氣的天理,就是上帝。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或者上帝,就是理。這樣的上帝觀經(jīng)過儒者朱熹的認可,成為元明清時代上帝觀念的正統(tǒng)解說?!疤煺?,理也;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img src='http://zs1.img-1.com/pic/119403/tongding/20160105162420_6864_zs_sy.jpg' />
福祿壽三星高照,人們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愿長輩幸福長壽。道教創(chuàng)造了福、祿、壽三星形象,迎合了人們的這一心愿,“三星高照”就成了一句吉利語。常見福星手拿一個“?!弊?,祿星捧著金元寶,壽星托著壽桃、拄著拐杖。另外還有一種象征畫法,畫上蝙蝠、梅花鹿、壽桃,用它們的諧音來表達福、祿、壽的含義。福星根據(jù)人們的善行施賜幸福。古人認為歲星(木星,不是太歲)照臨,能降福于民,于是有了福星的稱呼。另有傳說,唐代道州有侏儒,唐德宗覺得有趣,命令每年要進貢幾名作宮奴,供他觀賞、玩樂。道州刺史陽城認為這不合人道,便冒著犯上的危險,要唐德宗廢除這項進貢。道州百姓感念陽城的恩德,認為他是福星下凡,便世代供奉,并融入了道教信仰,成為福星的具體人格化。


昌盛銅雕公司曾侯作季湯羋鼎”則是楚國與曾國聯(lián)姻的物證,其女主人身份與羋月相似。
聯(lián)姻關(guān)系并沒阻止戰(zhàn)爭
,楚國與曾國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爭,與“曾侯作季湯羋鼎”反映的曾楚聯(lián)姻關(guān)系是否相悖?對此,省博物館館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也許在春秋早期之前,楚國人尚未占領(lǐng)郭家廟一帶,雙方存在婚姻關(guān)系。即便是發(fā)生了戰(zhàn)爭,也不足為奇。
方勤稱,周代有婚姻關(guān)系的兩國,即便是一國國君娶了對方國君的女兒,并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戰(zhàn)爭。既斗爭又聯(lián)合是諸侯國之間政治的常態(tài)。以秦楚關(guān)系為例,在 《羋月傳》中,羋月從楚國嫁到秦國,對母國楚國仍有著很深的感情。但歷的秦宣太后并非如此,她在掌控秦國大權(quán)時以鐵腕手段著稱,曾支持秦昭襄王派兵攻 打楚國,抓楚懷王關(guān)在咸陽,致楚懷王最后客死秦國。另外一個例子是,《左傳》記載楚武王伐隨(曾國)時提到的重要女性、夫人鄧曼,是鄧國人,恰是她兒子楚 文王于公元前678年滅掉了鄧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