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線路徑
設計路徑需要時刻想著維護和改變。方案得可以在空中跟蹤并解決方案,而不影響產(chǎn)品車間。對于路徑來說,一般推薦機柜頂部布線。但是不適合的機柜頂部布線路徑可能影響熱出口和分布。
如果你打算全部采用機柜頂部布線,就得把所有布線整合到一個交換機機架里。確保機架末端或者整合點是正確設計的。這一點,通過評價光纖布線和銅纜布線的必要性,以及選擇正確的連接器和terminator就可以做到。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49_0916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48_1275_zs.jpg)
當機房規(guī)模不大時,強弱電纜之間的串擾并不明顯,機房設備散熱的問題也相對較容易解決,后期維護也不存在過分復雜的問題。在這種條件下,將全部電纜都鋪設在靜電防護底板之下,既可以保證機房的整體性能,又不影響運維難度,同時也節(jié)約了整體建設投資(橋架等上走線設備的設計與采購成本)。
當機房規(guī)模較大時,強弱電不分的布線方式就不再適用了,一方面靜電干擾問題會更為突出,另一方面在后期也不利于運維人員的維護。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49_0916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42_0832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35_0788_zs.jpg)
1、接地系統(tǒng)的功能
當設備或系統(tǒng)的器件和單元能在其電磁環(huán)境中正常運行并不產(chǎn)生輻射而不危及或干擾其它器件、設備或系統(tǒng),則稱其達到EMC。為了達到理想的EMC,需要進行兩種分析:在電磁環(huán)境中,一種具體器件的影響以及在整個系統(tǒng)中滿意功能的效果。當今,制造商和設計者擁有一系列的技術(shù)、產(chǎn)品、標準和建議來控制源于任何器件的電磁干擾(EMI)問題。
2、不同的接地系統(tǒng)
通常,接地系統(tǒng)的實施僅考慮兩種或三種主要規(guī)則。例如,系統(tǒng)設計者利用的原則包括:(1)接地電阻應小于5歐,(2)應用星形配置(3)應當避免地環(huán)路(4)地電位應相等。這些限制規(guī)則不能得到滿意結(jié)果是非常普遍的。在設計系統(tǒng)時,設計者會忽視更嚴重的危害,例如電擊。然后通過增加一些專用產(chǎn)品試圖克服這些不足,例如高級浪涌保護裝置(SPD),而不是在開始設計系統(tǒng)時就考慮這些問題。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50_0846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49_0916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48_1275_zs.jpg)
![](http://zs1.img-1.com/pic/162171/p3/20161125103847_1085_z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