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亭棧道 塑木涼亭 涼亭 仿木涼亭
電話: 林長青
亭在古代園林中的作用
以亭為主
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亭在園林中有“點睛”的作用。有些園林中亭子是占主導位置的,其他的園林設(shè)施完全是為了配合亭子而存在的,舉一例來說明亭子在園林中的“點睛”作用。蘇州滄浪亭以其亭名為園名,此亭其實很簡單,是一座方形單檐歇山頂之亭,也可以說是標準的江南園林之亭。此亭之藝術(shù),不靠華麗取勝,不靠怪誕引人,而是靠樸實、文秀,靠刻意追求江南建筑形式之最高境界,以比例、尺度、韻致及色調(diào)等取勝,這也正是建筑藝術(shù)之根本。與此同時,它之得名,還在于建筑文化內(nèi)涵。北宋詩人蘇舜欽購得此園,修建之后取名“滄浪”,這是取《孟子》中之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我足。”可見其高潔之精神。
中國古典園林中山水、植物與建筑配合,再加上古人精湛的造園手法,造就了中國古典園林的不世成就,在以建筑為主體的園林中亭子更是因其建造簡單,形式多變而切觀景和景觀功能的強大成為了眾多建筑長龍中的“點睛”之主景。
形式的作用
聞名世界的江南園林以清新淡雅,景慕自然來表達封建士大夫千百年來追求的“無”,即“道”。造園一直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因此江南諸多園林中的建筑,包括亭子多表達了一種清新淡雅,超凡脫俗的氣息,有一種自然山水中隱現(xiàn)有亭的感覺。
但江南園林中的亭子是富有變化的,形式上的多種多樣,頂式上的變幻復雜,以及周遍景色、亭子所處的位置等等,都使得亭子雖然看起來簡單無比,卻能感受到無窮的韻味和深意。亭多設(shè)在視線交接處。如蘇州網(wǎng)師園,從射鴨廊入園,隔池就是“月到風來亭”,形成構(gòu)圖中心。又如拙政園水池中的“荷風四面亭”,四周水面空闊,在此形成視覺焦點,加上兩面有曲橋與之相接,形象自然顯要。
與周邊景色的配合
拙政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cè)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三十六鴛鴦館”,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芭c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由此可見,園中之亭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看與被看。彭一剛先生在《中國古典園林分析》一書中提到的古代園林中看與被看的重要形式在亭子身上的體現(xiàn)。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③。
因此,亭在園林中代表的不僅是一個景觀和一個觀景建筑,而切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一種對精神的探究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