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疾病 舒經活血
多功能艾灸儀能夠治療各種疼痛性疾病、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肩周炎、
靜脈炎、末梢神經炎、關節(jié)炎、腰腿痛、腹痛、腹瀉、扭傷紅腫疼痛、
面神經麻痹、中風、半身不遂、高血壓。內、外、婦、兒、五官科、
神經系統(tǒng)、泌尿、內分秘調節(jié)儀對減肥、祛癍、美白、調節(jié)內分泌、對
乳腺增生、乳腺囊性腫瘤、纖維瘤、女性更年期綜合癥、盆腔炎、
附件炎、痛經、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
艾灸儀簡介
操作非常簡單易懂,合適美容院、養(yǎng)生會所以及家用!
注:在使用儀器的過程中、使用完一個療程(或一個用戶時)請讓儀器關機30分種后,再換取已使用過
的艾絨盒子,以防被燙傷手。
艾絨使用調節(jié):在使用艾絨時溫度調到:4-15之間,可以根據(jù)室內溫度來調節(jié),室內溫度越高,溫度就
到小,反之調大。風能調到:“9”即可。艾絨在換取的時候不要裝太滿,留出盒子的透氣孔,艾絨壓
緊即可。
精油、香薰使用調節(jié):在使用精油、香薰時溫調到:1-3之間可以根據(jù)室內溫度來調節(jié),室內溫度越高,溫度就到小,反之調大。風能調到:“9”即可。
物別提示:在使用艾絨時請把裝艾絨的盒子裝到透氣孔的位置壓緊艾絨即可。
在使用精油、香薰時請裝盒子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水狀物怕使用時不注意碰到撒到用戶身上,燙傷用
戶。
在使用時請把艾炙罐調到離用戶身體:8-10CM的位置,這樣陳艾的效果最顯著。
百年太極神灸儀的功效、特點與神奇:
?百年太極神灸儀使用灸絨、灸油或其它藥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燒約、溫熨。借溫炙的溫和熱力及
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養(yǎng)生美容、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xié)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
病、防病保健之功效,《黃帝內經》說“針所不及,炙之所宜”,《醫(yī)學入門》說“藥之不及,針之
不到,必須炙之”??梢娭朔ê茉缇捅蝗藗兯匾暎捎谄浒踩阅芨?、養(yǎng)生保健,因此在中國炙療史
上出現(xiàn)“言炙必艾”的現(xiàn)象,艾炙被歷代醫(yī)稱為百炙之王。
?百年太極神灸是一種神奇的自然療法,其特點顯著在:
?三位一體:百年太極神灸有治、尋、養(yǎng)三位一體的特點,即有病治病,未病尋病,無病養(yǎng)生。
?四效合一:百年太極神灸有驅寒邪,補元陽,通經絡,調正氣之功效。寒邪、元陽虛是現(xiàn)代人的病根,祛、補、通是健康的根本,艾草補陽氣,炙法通經絡,艾炙就介健康的保障?!饵S帝內經》: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是人體對抗病邪的力量。正氣所指的就是陽氣,因此傳承著“陽氣足則千年壽,炙法
?升陽第一方”的說法。
現(xiàn)代百年太極神灸
無明火、無煙、安全、環(huán)保、不影響環(huán)境。操作簡單,幾個按鍵就輕松搞定,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特別
是
能量子的滲透力更強。
百年太極神灸與艾炙的關系
百年太極神灸傳承了艾炙的施炙理論,同是百年太極神灸也改進及避免了艾的弊端,推動了中醫(yī)傳統(tǒng)
炙法的發(fā)展和普及。
百年太極神灸儀的功效
【美容】
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過大,體內淤積各種毒素排泄緩慢,肌膚對化妝品、營養(yǎng)品的吸收減慢,引發(fā)一系列
面部問題。面部溫灸通過熱原理與中草藥艾草的作用,美容棒在面部進行排毒滾動,促進面部血液循
環(huán),打開毛孔,溫補氣血,增強肌膚的免疫力及對產品的吸收。
優(yōu)點:溫灸溫熱再配合中草藥艾草條,在面部輕輕滾動,可替代了美容師按摩,讓面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
促進產品的吸收,在溫肌散寒、活絡經氣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護理。
【保健】
溫經通絡,益氣驅風,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環(huán),增加免疫力。肩周炎,腰肌勞損,腰腿疼痛,骨
質增生,胃脘寒痛,椎間盤膨出,咳喘,面癱,痛經,少年近視等癥。
【養(yǎng)生】
艾灸養(yǎng)生保健療法能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此法簡便有效
,尤其有溫陽散寒,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勺鳛橹欣夏瓯=【募疤摵C患者首選的自我養(yǎng)方法。
【祛病】
1、感冒
灸法對風寒感冒,有疏風散寒,調和營衛(wèi),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脈、足太陽、陽明經腧穴,如風
池、風門、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每穴再次灸10~15分鐘,
每日l~2次;
在本病流行季節(jié),每日灸風門或足三里,有預防作用。
2、咳嗽
灸法可健脾燥濕,理氣化痰。取背俞穴及任脈、督脈、太陽經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風門
、云門、膻中、太淵、豐隆等。每日1次,5~7次為1個療程,每療程間
隔7日。
3、哮喘
灸法可健脾益氣,培土生金,平喘降逆。取背俞和任脈、督脈、陽明經腧穴,如肺俞、定喘、天突
、風門、氣海、脾俞、。腎俞、太淵、太溪、足三里等。每日1次,5~
7次為1個療程。
4、中風
灸法可益氣固脫,回陽救逆;或開竅熄風,調暢氣血;或散風祛邪,通經活絡。取督脈、任脈、
陽明經及少陰經腧穴,如百會、太沖、神闕、關元、氣海、人中、風池、足三里、豐隆等。
預防中風,用艾炷瘢痕灸,取足三里或絕骨;取足三里、關元、氣海、百會、涌泉。每次15~20分
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5、胃痛
灸法可調中和胃,理氣消食。取任脈、足陽明經、背俞穴,如中脘、足三里、內關、公孫、梁門
、胃俞、脾俞、商丘等。每日用溫針法,或輕刺激,針后再配合藥艾條灸。
6、腹痛
灸法可溫中健脾,消食化滯。取背俞穴、任脈、足陽明經穴,如中脘、神闕、天樞、關元、脾俞
、胃俞等。
7、腰痛
灸治可祛寒通經活絡。取足太陽、督脈經穴,如腎俞、腰陽關、委中、昆侖、人中、命門、志室、
]太溪等。
8、痛經
灸治可溫經散寒,調補沖任。選任脈、督脈、足太陰、足少陰經穴,如內庭、中極、歸來、氣海
、血海、次謬、水道、三陰交、地機等。艾條灸,每穴10~20分鐘。
9、泄瀉
灸治可溫中散寒,清熱利濕,疏肝健脾,消食導滯及溫補脾胃。取俞募穴、任脈、陽明經、太陽
經腧穴,如天樞、中脘、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脾俞、章門、腎俞、大橫、神闕等。
10、陽痿
灸治可溫補腎陽。取任脈、督脈和太陽經穴,如腎俞、命門、關元、中極、三陰交、氣海、然谷
等。
11、頸椎
綜合征灸治可祛風散寒,活血祛瘀。多取督脈及病變局部腧穴,如阿是穴、大椎、風池、肩髃、
尺澤、大杼、后溪等。
12、坐骨神經痛
灸治可溫經通絡,祛風散寒利濕。取足三陰經和腰骶腧穴,如阿是穴(病變壓痛點)、八髎、秩邊、
風市、陽陵泉、足三里、昆侖。
13、痔瘡
灸治以清腸通絡,活血化瘀為主。取督脈、足太陽和手陽明經腧穴,如長強、命門、脊中、次髎、
奇穴(十四椎下旁開1寸一多灸)、承山等。
14、瘰疬
灸治可疏肝解郁,化痰散結。取病變局部和少陽、陽明經腧穴,如阿是穴、肘尖、天井、足臨泣
、手三里、天牖、百勞等。以上各穴輪流施灸,每穴5—7壯,用小艾炷直接灸。瘰疬局部可用隔蒜灸。
15、濕疹
灸治可清熱利濕,養(yǎng)血祛風。取病變局部及陽明、太陰經腧穴,如阿是穴、曲池、風市、膈俞、
血海、百蟲窩等??捎冒頊睾途?。
16、痹證
灸治可祛風利濕散寒,泄熱通經,調和氣血。取病變相應經脈腧穴。如曲池、陽陵泉、腰陽關
、環(huán)跳、大椎、風市、昆侖、肩髃、陽池、外關、懸鐘、犢鼻、足三里、解溪等。
17、牙痛
腳灸儀 艾灸儀 坐灸儀 溫灸儀 養(yǎng)身儀 足灸儀 足療儀 艾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