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方品種群(華北地方品種群)和南方品種群(長江流域地方品種群)。此外還有丹東栗品種群(屬日本栗系統(tǒng))及一些矮生野板栗?,F(xiàn)將主要栽培品種介紹如下。華豐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從野雜12(野板栗×板栗)×板栗的雜交后代中選育的新品種。樹冠較開張,呈圓頭形。總苞橢圓形,重40g左右,平均含堅果2.9個,單粒重8g左右,出實率56%。9月中旬成熟。堅果大小整齊、美觀,果肉細糯香甜,含水46.92%,糖19.66%,淀粉42.29%,脂肪3.33%,蛋白質8.5%。適于炒食,耐貯藏。幼樹生長旺盛,雌花形成容易,1-2年生苗定植后當年嫁接,次年即可結果,接后2-4年平均每公頃2674.5kg,第7年6405kg,3-7年平均4650kg。

板栗歷史悠久。西漢司馬遷在《史記》的《貨殖列傳》中就有“燕,秦千樹栗……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的明確記載?!短K秦傳》中有“秦說燕文侯日: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細作,而足于棗栗矣,此所謂天府也”之說。西晉陸機為《詩經》作注也說:“栗,五方皆有,惟漁陽范陽生者甜美味長,地方不及也?!庇纱丝梢?,中國的勞動人民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栽培板栗。

板栗樹為高達20米的喬木,樹皮暗灰色,不規(guī)則深裂,有縱溝,皮上有許多黃灰色的圓形皮孔。胸徑80厘米,冬芽長約5毫米,小枝灰褐色,托葉長圓形,長10-15毫米,被疏長毛及鱗腺。
栗子是一種香甜佳果,據(jù)記載公元前栗樹在我國就已廣有栽培,早為人民食用。天津甘栗產地集中在薊縣小港、小營等鄉(xiāng)。其實北京、唐山、承德等地的山區(qū),也生長大量栗樹,所產栗子,品質特優(yōu),因為過去這些地區(qū)生產的栗子一直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栗(在日本,名為'天津板栗'),主要輸往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港澳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