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方發(fā)布的2018年上半年小程序用戶場景入口分布情況來看,“分享”、“快捷入口”、“公眾號”、“二維碼”是小程序獲客的主要來源,其背后是社群、公眾號、線下門店、社群、禮券等5種運營方式。
1. 分享+小程序:社交關系帶來的流量紅利
小程序運營的核心思維在于利用微信的流量獲得曝光,在社交關系場景中,“分享”是必不可少的思維。在小程序產品設計上,需要給用戶足夠的“分享”空間,比如:為了提升用戶留存設置的“打卡”環(huán)節(jié),打卡后為用戶提供分享的素材,購物后讓用戶有可以篩選的場景,都有利于用戶分享。
2. 公眾號+小程序:內容電商的流量變現
小程序為公眾號運營者提供了豐富的變現方式以及運營玩法,通過電商變現或利用小程序做內容的延展,對于小程序來說都是很好的運用策略,而公眾號就成了小程序的“發(fā)聲渠道”。
公眾號推廣小程序有2種方式,一種是公眾號綁定小程序,第二種是在圖文內容中植入小程序,圖文內容植入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如果自家公眾號流量不足,可以通過換量或付費通過其他公眾號進行推廣。
3. 線下門店+小程序:贈送禮券小程序復購
無論對線下門店還是電商賣家,復購率和用戶黏性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地方,在顧客完成購物環(huán)節(jié)后,贈送購物禮券,既可以實現小程序曝光,又可以促進用戶復購。
而對于其他場景來說,線下推廣也可以為小程序帶來有效獲客,例如電梯海報、DM傳單等方式。
![20180822/b55b42be6106fb75fffdf135930b1192.jpg](http://tgxt.thkjgs.com/public/uploads/20180822/b55b42be6106fb75fffdf135930b1192.jpg)
4. 社群+小程序:社交關系帶來的流量裂變
小程序在社群中的分享交互同樣友好,在產品設計中植入裂變分享環(huán)節(jié),比如:查詢類工具可以設計好友助力免費查幾次的任務,電商類產品可以設計購物后領紅包的任務。
主要裂變任務機制:助力類、優(yōu)惠類、集卡類、紅包類……
5. 卡券+小程序:禮品場景的流量裂變
卡券是微信主推的另外一個功能,與小程序相結合,可以滿足“送禮”這個場景,達到較好的裂變效果。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星巴克的用星說,通過小程序購買星享卡,好友之間可以互相贈送。
總結
以上是小程序運營的推廣的5種方式,如果了解更多知識平臺請聯系通和科技公司:百度搜索“通和科技”即可找到我們